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》、《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》及《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》(生態環境部令第4號,以下簡稱《公參辦法》)的規定,現對《永昌縣“十四五”小溝小河采砂規劃(2021-2025)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建設影響的公眾、關心《規劃》建設的公眾、專家、組織對《規劃》建設的意見和建議,起到預防、減輕或消除《規劃》建設對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的目的。
一、《規劃》概況
《永昌縣“十四五”小溝小河采砂規劃(2021-2025)》(簡稱《規劃》)根據(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)的規定,對永昌縣小溝小河實地勘測后,為了加強永昌縣小溝小河河道采砂管理,維護河勢穩定,保障防洪安全,保證河道基本功能的正常發揮,使河道采砂逐步走向科學、依法、有序開采的軌道,規范采砂活動,確保防洪安全和河道渡汛安全,建立良好的采砂秩序,在科學合理的范圍內提供穩定的砂石資源,必須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高度,對河道采砂進行規范的管理。考慮到河道斷面的寬窄及河道防洪安會,保護水環境劃定河道可采區、禁采區和保留區。
1可采區劃定
規劃了9條小溝小河河道采砂規劃,劃分可開采區14個。規劃開采面積為3.166km2,砂石資源控制開采總量為941.5萬m3,年度開采控制總量為102.05萬m3。本次規劃不涉及的河道均不在本次規劃范圍內,規劃期內暫不開發開采。
①中口井沙溝K0+315-K1+555、DK0+000-DK0+470為開采區;
②堿溝沙溝K0+600—K1+485為開采區;
③北沙溝K2+172-K3+890為開采區;
④黑口子溝K0+000-K0+990為開采區;
⑤大白溝K0+000-K2+050為可采區;
⑥黃磨溝K0+000-K1+750為可采區;
⑦白石頭溝K2+950-K6+190、DK2+420-DK3+760為可采區;
⑧西臺沙溝K3+370-K4+850、K5+170-K7+995為可采區;
⑨長胡子河K2+230-K6+735、K7+225-K11+943、K12+090-K15+780為可采區。
2禁采區劃定
規劃內的8條小溝小河共劃定了10個禁采區,其中:
(1)中口井沙溝K0+000-K0+315段,K1+555-K1+655段為禁采區;
(2)北沙溝K5+930-K7+130段為禁采區;
(3)黑口子溝K0+990-K10+050段為禁采區;
(4)大白溝K2+050-K2+250段為禁采區;
(5)黃磨溝K1+750-K1+815段為禁采區;
(6)白石頭溝K6+190-K7+500 段為禁采區;
(7)西臺沙溝K4+850-K5+170段為禁采區;
(8)長湖子河K6+735-K7+225段,K11+943-K12+690段為禁采區。
3 保留區劃定
規劃設置6個保留區域,保留區總長度為14.62km,經估算保留區砂石儲量為154.94萬m3。擬定的保留區在本規劃內原則上不進行開發,具體根據經濟發展和實際需求來定,如果需要開發,重新對本規劃進行修訂。
二、建設項目的建設單位名稱和聯系方式
建設單位:永昌縣水務局
聯系地址:永昌縣城關鎮相府路18號
聯 系 人:王釗
聯系電話:13830594188
三、承擔評價工作的環境影響評價機構名稱和聯系方式
評價單位:甘肅藍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
聯系地址:蘭州市城關區高新雁南路445號聯創廣場A座2203
聯 系 人:李工
聯系電話:(0931)8551328
四、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內容
1.評價工作程序
接受環評工作委托→第一次信息公告→研究國家和地方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、法規、標準文件,研究與建設項目有關的技術文件及其他文件→現狀調查、監測→現狀、預測評價→提出預防或減緩措施→第二次信息公告→征求公眾意見→報告書修改→環境影響報告書上報審批。
2.主要工作內容
通過對工程及周邊地區的環境現狀調查與監測,評價工程區域環境特征,分析建設項目施工期及運營期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;預測分析項目存在的污染要素對環境可能構成的影響程度,提出減緩環境影響的有效措施,給出環境評價結論。
五、征求公眾意見的主要事項
公眾提出意見應與環境保護相關,主要涉及對區域河道開發對當地經濟是否有促進作用、規劃區布局是否合理、區域開發對周邊環境影響程度、對區域開發環保方面的意見或建議、對當地環境質量影響看法、對區域開發的公眾參與意見(如反對請簡要說明理由)等,提出意見的公眾進行重點調查等。
六、公眾提出意見的主要方式
自本公示發布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,公眾可通過向公示上述地址發送書信、電話、電郵等方式,也可通過公式鏈接下載填寫公眾意見表,發表對本工程建設及環評工作的真實看法。環境影響評價單位將在報告中真實記錄公眾的意見和建議,并將公眾的寶貴意見、建議向工程的建設、設計單位和有關部門反映。